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向東藝術教育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3個相關介紹向東藝術教育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你知道的描寫春色迷人的詩句有哪些?
我覺得秦觀詞"行香子",關于春天的描述寫的淋漓盡致,春天百花齊放,桃花紅,李花白,菜花黃。鶯兒啼,燕兒舞,蝶兒忙,大自然春光明媚,勃勃生機。下面附秦觀詞行香子一首:
"樹繞村莊,水滿陂塘,倚東風豪興徜徉。小園幾許收盡春光,有桃花紅,李花白,菜花黃。遠遠圍墻,隱隱茅堂,飏青旗,流水橋旁。偶然乘興,步過東岡,正鶯兒啼,燕兒舞,蝶兒忙"。每每讀起此詞,仿佛春光就在眼前,誰不拍案叫好。
我國古代的文人騷客們描寫四季美景的詩句比比皆是,他們把家國情懷揉在一起,寫就了千篇的佳句,而描寫春色美景的更是舉不勝舉。我最喜歡的一首便是杜甫《江畔獨步尋花.其六》的詩句:黃四娘家花滿蹊,千朵萬朵壓枝低,留連戲蝶時時舞,自在嬌鶯恰恰啼。
杜甫在成都草堂(也就是現(xiàn)在的杜甫草堂)居住的時候,隔壁住著一戶養(yǎng)花的高手——黃四娘(拿現(xiàn)在的話說應該叫‘’園藝師‘’或者‘’養(yǎng)花達人‘’)。
那年春暖花開的時候,詩人饒有興致地從家里走出來看春,不曾想被鄰居家的美景所吸引。黃四娘家的院內院外所有的花都盛開了,碩大的花朵把枝條壓的低低的,貌似遮掩住了小路,陽光透過花叢造就出千絲萬縷的景象,有一群彩蝶在花頂上不停地盤旋飛舞著,或許是因為花的艷麗芬芳而迷失了方向;而另一群小精靈——黃鶯則自由自在地穿梭于花間愉快地歌唱著……
這幾句詩記敘了詩人在黃四娘家賞花時的場景與感觸,描寫了杜甫草堂周圍爛漫的春光,同時也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熱愛之情。人與自然的和諧,人與自然互動。句中尤其以‘’留連‘’二字最為吸睛,寫出了花的嬌艷與芬芳,致使彩蝶們不得不停下‘’腳步‘’,有‘’留戀往返‘’之意,莫非詩人也有此意,有感而發(fā)?!
這首詩里有記敘文,有說明文,有散文,當然也有詩,有音樂,有歌聲,有呢喃,有畫,有大自然,有動物,有植物,有數(shù)量也有質量……
謝邀。
春天來了,如詩如畫的春天,藍天白云,碧溪小橋,陌上花開,萬紫千紅。
春天是詩人出作品的季節(jié),描寫迷人的春天詩詞太多,只能略舉一二。
宋王安石詩《泊船瓜洲》曰:京口瓜洲一水間,鐘山只隔數(shù)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多美的詩啊,京口和瓜洲只隔一水之遙,鐘山也不過只隔幾重青山,溫柔的春風又吹綠了大江南北,天上的明月啊,你什么時候才能照我回家呢?
唐杜甫詩曰:“好雨知時節(jié),當春乃發(fā)生。"多么的直白,好雨似乎選擇好的時辰,降臨于萬物復蘇的春天。
宋朱熹詩:“等閑識得東風面,萬紫千紅總是春。"它告訴我們,誰都可以看得出春天的容貌,春風吹的百花齊放,萬紫千紅,處處是春的景色。
毛澤東詞《卜算子——詠梅》,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多么美麗的一幅梅花報春圖,風雨送走了冬天,飛雪把春天迎來,百丈尖冰上的懸崖,梅花依然傲雪俏麗盛開。傲骨的梅花不與桃李爭奇斗艷,只把春天到來的消息報告。等到滿山遍野鮮花盛開,她卻在花蓯中淡然一笑!
春之詩,春之韻,讓我們盡情享受春天吧!
中國歷史上都有哪些知名才女?她們的主要事跡和作品又有哪些?
中國歷史上第一才女,當屬宋朝李清照。
李清照的才,不僅體現(xiàn)在其文采上,也體現(xiàn)在其愛國情懷上。
李清照的詩詞,婉轉清麗,又散發(fā)著淡淡的憂愁,在中國詩詞界獨占一枳,諸多名句流傳千古。
聲聲慢里,短短幾句疊字,就把思念與孤單抒發(fā)到極致,這精湛的文筆后世無人可超越。
最近流行的電視劇《知否知否》,其劇名也源于李清照的如夢令,一句“試問卷簾人,卻道海棠依舊”,至今讀起,仍能感受到那凄苦的情愫。
晚年的李清照,憂國憂民又無可奈何,于是把這種愛國情懷寫在詩詞里,體現(xiàn)出來了她作為那個年代的“公知”應有的品質。這種品質對于今天的文化工作者,依然有借鑒作用!特別是那些唯利是圖的公知們,應該認識到你們的行徑,尚不如古代一名女子!
中國歷史上不乏知名才女,人們熟知的蔡文姬、上官婉兒、李清照、朱淑真、薛濤等等。這里著重介紹中國第一位女歷史學家班昭的事跡。
班昭(約45-約117),扶風安陵(今陜西咸陽東北)人。東漢史學家班彪的女兒,她嫁給同郡人曹世叔為妻,曹世叔沒長壽,班昭早早成了寡婦。
班昭的遠祖可追溯到春秋戰(zhàn)國時期,班氏先祖叫班壹,原本楚國人,秦統(tǒng)一過程中,班氏家族遷到陜西扶風(今扶風縣)。秦末大亂,班壹遷居樓煩(今山西武寧),以畜牧起家,家族財力雄厚。
班氏家族,歷代都有地方大員,或朝廷重臣,到班彪一代,班氏家族是已有幾百年輝煌的巨富貴族,也是有幾百年歷史的詩書世家。
班彪有二子一女。長子班固,次子班超,女兒班昭。班超在歷史的著名事跡是出使西域;班固則以撰寫《漢書》聞名后世,班昭這個女子也不一般。
班彪不愿意做官,專心史學,也要像司馬遷那樣,留下歷史巨著。
《史記》從黃帝寫到漢武帝,后事缺而無錄。司馬遷死后,《史記》有十篇散失,有目錄無書稿。
于是,班彪作《后傳》數(shù)十篇,這是續(xù)《史記》之作。公元54年,52歲的班彪去世。
班彪去世后,22歲的班固蒐集父親遺稿,繼續(xù)撰寫《漢書》。公元58年,被人告發(fā)“私改國史”,班固被捕入獄。
西漢卓文君,僅憑二十六數(shù)字順倒挽救其被夫司馬相如所拋棄之婚姻,其作品無人能比。宋代李清照,委婉清麗,其詞墨韻后世。唐代上官宛兒,魚玄機,薛濤,李治。民國時期張愛玲。卓文君(一別之后,二地懸念,雖說三四月,卻是五六年,七弦琴無心彈,八行書無人傳.....)李清照(聲聲慢.尋尋覓覓,冷冷清清,凄凄慘慘戚戚。乍暖還寒時候,最難將息。三杯兩盞淡酒,怎敵他晚來風急!......)何等凄涼,何等憂傷!
現(xiàn)在高校學費貴嗎,藝術類專業(yè)是不是更貴?
高考來臨,全國1078萬高考學生及家長除了關注高考志愿填報的同時,也需要關注一下學校的收費標準,一般高校收費是根據(jù)學校、專業(yè)、地域等不同而收取不同的學費,但是一旦確定學費后,全國都是一個標準。我們以2020年重慶高考招生計劃匯編為基礎,來看看不同類別、不同專業(yè)、不同地域的高校學費收取標準。
清華大學的學費收取標準(非藝術類)統(tǒng)一為5000元;北京大學絕大部分專業(yè)學費為5000元,但計算機類、理科試驗班類和電子信息類專業(yè)的學費為5300元。北京的公辦學校絕大部分學費收取標準都在5000-6000元之間。
重慶大學學費收取標準在4600元到6200元之間,一般材料類、能源動力類專業(yè)學費最低,經濟學類、公共管理類、法學類等專業(yè)居中5600元左右,土木類、智能醫(yī)學工程、外語類專業(yè)收費最高。重慶其它高校的收費標準大多處于4000-6000元之間。
中山大學的學費收取標準在6000-8000元之間,其它廣東公辦高校的收費標準多處于5500-8000元之間。
從上面一南、一西、一北等三個省市的學費收取來看,不同專業(yè)、不同地域、不同學校之間的學費收取標準各有差異,但整體差距并不是太大。
另外,不同的學科學費收取也會略有不同,比如農學類、師范類專業(yè)相對其它一些熱門學科專業(yè)的學費相對要略低。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向東藝術教育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向東藝術教育的3點解答對大家有用。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于網絡,不代表本站立場,如轉載內容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聯(lián)系郵箱:83115484@qq.com,我們會予以刪除相關文章,保證您的權利。
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christopherarmstrongphotography.com/post/643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