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文章給大家談談中外教育思想史培訓,以及中外教育思想史培訓內容對應的知識點,希望對各位有所幫助,不要忘了收藏本站喔。
本文目錄一覽:
【考試重點】中外教育史知識點
1、考生在復習的時候重點掌握蘇格拉底、柏拉圖、亞里士多德教育思想,識記古代東方文明古國教育的特點、斯巴達、雅典教育的不同、宮廷學校與騎士教育、中世紀大學的形成與發(fā)展等內容。
2、名詞解釋:師保傅制是指在宮廷內,為了對統(tǒng)治者及其繼承者實施積極地影響和有效的教育,設置專門的師、保、傅官以對其進行輔導和教育的制度。
3、外國教育史:蘇格拉底教學法:是蘇格拉底提出并采用的一種教學方法,即“問答法”。
4、系統(tǒng)掌握中國教育史的基本知識,把握教育思想演變、教育制度發(fā)展、教育實施進程的基本線索, 特別是主要教育家的教育思想、重要的教育制度、重大的教育事件。
2022教育學考研:教育史專業(yè)課程設置?
1、教育學初試考研設置三個單元考試科目,即思想政治理論(100分)、外國語(100分)、專業(yè)基礎綜合(300分)。
2、幼兒園組織與管理、學前兒童數(shù)學教育、學前兒童語言教育、學前兒童科學教育、科學技術社會 英語(二)、教育學原理、學前游戲論、幼兒園課程論、學前比較教育、中外學前教育史、幼兒園活動設計、學前教育科學研究、家庭教育學。
3、主要方向如下:(1)教育學原理 (2)課程與教學論:包括教學論、課程論、小學教育和數(shù)學(語文)課程與教學等專業(yè),適合本科有學科專業(yè)背景的學生來選擇。
4、教育學專業(yè)考研既有基礎課也有專業(yè)課,基礎課主要指的是政治和外語,而專業(yè)課主要指的是教育心理學,教育學原理,中國教育史,教育研究方法以及外國教育史等。
5、考研考生在備考之前首先要確定考研專業(yè),對目標專業(yè)有系統(tǒng)的認識,對考生無疑是很大的幫助。
為什么要學中外教育?如何學好中外教育文
1、孝道 百善孝為先,對孝道的教育是中國式教育中必不可少的一個元素。而對于一個孩子來說,從小就進行一些孝道的教育,可以幫助孩子樹立一個更好的教導觀念,讓寶寶在以后的生長中遵守孝道,使寶寶更為各位寶媽和奶爸省心。
2、中外教育是一種開放的教學模式,可以有效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和創(chuàng)新能力,促進人才的跨文化交流和發(fā)展。中外教育在當今世界日益重要的背景下,成為了培養(yǎng)具有全球視野和國際競爭力的人才的必要方式。
3、學習中外教育史能夠讓我們更好的了解教育理念,更有針對性地知道不同階段的學生所具有的心理問題,讓我們更好的教育學生。
4、提高教育水平及方法。國內國外存在著不同的文化差異和不同的教學方法,學中外幼教史是為了提高教育水平及方法。
5、教育是人類社會共有的現(xiàn)象,人類在發(fā)展的過程中積累了豐富的教育經驗和思想。
朱熹教育觀——中外教育簡史
1、教育目的 培養(yǎng)德才兼?zhèn)涞娜?。培養(yǎng)良好的心理素質。
2、朱熹用理學的觀點來論述教育的作用在于“變化氣質”,“明明德”,以實現(xiàn)“明天理、滅人欲”的根本任務。道德教育是理學教育的核心,也是朱熹教育思想的重要內容。朱熹十分重視道德教育.主張將道德教育放在教育工作的首位。
3、朱熹在總結前人教育經驗和自己教育實踐的基礎上,基于對人的生理和心理特征的初步認識,把一個人的教育分成“小學”和“大學”兩個既有區(qū)別又有聯(lián)系的階段,并提出了兩者不同的教育任務、內容和方法。
4、朱熹認為,與重在“教事”的小學教育不同,大學教育內容的重點是“教理”,即重在探究“事物之所以然”。對于大學教育方法,朱熹一是重視自學,二是提倡不同學術觀點之間的相互交流。
5、第一條重在修己,第二條重在治人,第三條是最終目標,這是儒家對大學教育目的和為學做人目標的綱領性表達, 也是對先秦儒家倫理思想最明確的概述,朱熹稱之為“三綱領”。
6、朱熹教育思想的當代價值如下:朱熹道德教育思想由朱熹創(chuàng)立,成形于南宋時期,而后在我國不同的歷史階段中被豐富和發(fā)展,是我國影響力較大的道德教育思想體系。
關于中外教育思想史培訓和中外教育思想史培訓內容的介紹到此就結束了,不知道你從中找到你需要的信息了嗎 ?如果你還想了解更多這方面的信息,記得收藏關注本站。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于網絡,不代表本站立場,如轉載內容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聯(lián)系郵箱:83115484@qq.com,我們會予以刪除相關文章,保證您的權利。
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christopherarmstrongphotography.com/post/85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