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幼兒教育關鍵教育事件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幼兒教育關鍵教育事件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你看過的最有教育意義的小故事是哪一個?對孩子的教育有什么幫助?
我聽過最有教育意義的故事就是《孔融讓梨》。我覺得他最有意義不是因為它讓孩子懂得了謙讓,而是引發(fā)了很多教育問題。在和孩子的對話中,孩子會問小的就必須每一次都吃小的嗎,我們可以輪著吃大的嗎?這就涉及了規(guī)則的問題,我們應該約定一個規(guī)則,什么情況下吃大的,什么情況下吃小的。這種深入分析研究的價值實際上比故事所提現的謙讓更有價值。
給孩子講錢鐘書的故事
無錫城中七尺場,有一個“錢繩武堂”的民居,錢鐘書的故居。錢鐘書先生(1910-1998),中國著名的學者,文學家,代表作《圍城》。錢鐘書先生出生在近代商業(yè)繁盛的江南小城無錫,地域開放和家學淵源,以及戰(zhàn)火紛飛,形成先生謙卑人格和開闊的視野。
作者拍攝于錢鐘書故居
書香是孩子最大的財富。也許并不在于父母有多少成就或者學識,而是父母喜歡閱讀,通過閱讀,拓展家族的眼界,通過閱讀,人性謙卑。閱讀是最好的家族傳承。四歲,伯父教他識字,父親在清華大學任教,輔導錢鐘書大量閱讀,后來他以數學15分,英文和國文滿分的成績考入清華大學外文系。
繩武堂
中西方文化的視野,更能俯瞰人生。童年和青年時期的古典文化陳釀如酒,再加上清華外文系的大量外國文學涉獵,更能讓他汲取中外之長,浸染出自己的人生觀。1935年,錢鐘書考取英國庚子賠款公費留學生,奔赴英國牛津大學英文系留學。第二年,就終止了慣例的課程,一天都泡在牛津的圖書館里看書,書海無涯,大部分的外文書籍,錢鐘書都翻閱過。1941年,回到戰(zhàn)火硝煙中的祖國,創(chuàng)作《圍城》,以大西洋的宏觀視角,觀察人世。
拍攝于錢鐘書故居
完美的人格,才會有唯美的婚姻。錢鐘書1932年在清華大學古樂堂外遇見楊絳。吉眼榮光憶初見,薔薇新瓣浸醍醐;不知靦洗兒時面,曾取紅花和雪無。楊絳同為名門之后,大家閨秀,才情雋永。在錢鐘書指點下,楊絳考取了清華大學外文系研究生。 從此一對伉儷從牛津到巴黎,辛勤為每一天繡上文學的衣裳,視野更開闊,共同的文學的興趣和家國的磨難,在歲月中惺惺相惜。
故居墻上的老照片
人的一生,是一個風光美好的旅程,先成就自己,然后成就別人,在與別人的共同努力中,形成歲月凝結的親情、友情和愛情。成就我們更好的自己。
我看過最難忘的和最有意義的一個故事,就是草原英雄小姐妹的故事,這個故事非常感動我,讓我終身難忘。
故事內容大致是這樣的:蒙古族少女龍梅和玉榮,為生產隊放羊時遭遇暴風雪,為不使生產隊遭受損失,兩人始終追趕羊群,直至暈倒在雪地里。因為嚴重凍傷,二人都做了不同程度的截肢。由于她們的英勇事跡,被譽為“草原英雄小姐妹”。
這個故事讓我深深的感悟到:英雄小姐妹兩個人拼命保衛(wèi)羊群,保衛(wèi)國家的財產,不讓集體的羊丟失,甚至不顧自己的生命,非常有責任感,這種精神讓我深深感動和鼓舞。
讓我從她們倆的身上學到她們是那樣的愛集體,那樣的愛國家的財產。為了保護集體財產,不顧個人安危,值得學習。
對小朋友有很大的教育意義,從故事中可以教育和培養(yǎng)孩子的責任感;教育幼兒人要多做好事,人要不停的做好事。培養(yǎng)小孩子的集體主義,愛國主義的教育。要教育孩子人一定要有一定的信仰。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幼兒教育關鍵教育事件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幼兒教育關鍵教育事件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于網絡,不代表本站立場,如轉載內容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聯(lián)系郵箱:83115484@qq.com,我們會予以刪除相關文章,保證您的權利。
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christopherarmstrongphotography.com/post/770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