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幼兒教育學中福祿貝爾思想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3個相關介紹幼兒教育學中福祿貝爾思想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簡述福祿貝爾幼兒教育理論的主要觀點?
(1)幼兒自我發(fā)展的原理。
(2)游戲理論:福祿貝爾是第一個闡明游戲教育價值的人。
(3)協調原理:應該讓孩子和周圍的環(huán)境、社會、自然結合,協調一致。
(4)親子教育此題需全面把握福祿貝爾幼兒教育理論的基本內容。
簡述福祿貝爾學前教育思想?
1.教育順應自然原則
福祿貝爾提出的教育順應自然原則,與中國古代提出的"無為自化"的教育思想有共通之處:二者都重視讓幼兒自由自發(fā)地學習。老師在教育活動中承擔引導者的角色,引導幼兒在學習中獲得自主性和主動性。同時,福祿貝爾認為,幼兒學習應按照其身心發(fā)育的基本規(guī)律進行,教育者在其中起到引導作用。
2.恩物與作業(yè)
恩物( Frobelgaben )是福祿貝爾設計的兒童活動玩具,幼兒通過恩物來識別顏色,認知空間、圖形、整體與部分的概念,訓練自己的感官,通過游戲的形式學習多種概念,來認識和了解世界。而福祿貝爾所提出的"作業(yè)"則與我們所認知的"作業(yè)"有所不同,福祿貝爾口中的"作業(yè)"是指幼兒的各種創(chuàng)造性手工活動和勞動,比如:幼兒用剪刀、鉛筆等多種材料進行創(chuàng)意制作,種植植物和飼養(yǎng)動物,他希望借助作業(yè)引導幼兒形成多感官的學習,發(fā)展幼兒的想象力和創(chuàng)造力。
恩物與作業(yè)也有著密切的聯系,恩物是基礎,作業(yè)是恩物的發(fā)展。恩物是幼兒向外界學習的過程,是從外向內的;作業(yè)是幼兒通過所學,展示自己的已有認知,將已知運用于實際的過程,是從內向外的。二者的相互結合,可以幫助幼兒更好地探索世界和學習,不斷在實踐中鞏固自己的已有經驗,利用自己的已有認知來完成作業(yè)。
3.以活動和游戲為主要特征的幼兒園課程觀
福祿貝爾強調,幼兒園教育方法的基本原理是幼兒的自我活動。教育者需要關注幼兒的親身觀察,只有讓幼兒通過自我觀察和自我學習,將所觀察的事物感知與內化,才能進一步形成觀念。同時,游戲是另一重要的教育方法。教育者應通過為幼兒建立游戲場所,激發(fā)幼兒在游戲中的創(chuàng)造性,并對幼兒進行潛在的自我教育。
根據這一原則,福祿貝爾建立了與之匹配的幼兒園課程內容體系。如涉及到與自然有關的課程,教師需至少每周組織一次野外活動,讓幼兒自由觀察或一起開展園藝和飼養(yǎng)動物的活動,以感知自然、體驗自然;在上數學課時,教師應將恩物和數學聯系起來,將教具和游戲相結合,激發(fā)幼兒的興趣,在游戲中學習和理解數學
福祿貝爾的學前教育思想?
福祿貝爾把天賦力量解釋為人和宇宙萬物普遍賦有的“神的本原”的體現。教育的目的就在于揭露潛存于人內的“神的本原”。
福祿貝爾認為,游戲是兒童的內在本能,尤其是活動本能因而對兒童的教育,不應加以束縛、壓制,也不應拔苗助長,而是應當順應其本性,滿足其本能的需要,如同園丁順應植物的本性,給植物施以肥料,配合以合適的日照、溫度。
如此,蘊含在人里面的神性將得以在人性里逐步被喚醒而體現出來。
根據上述觀點,福祿貝爾認為,游戲和手工作業(yè)應是幼兒時期最主要的活動,而知識的傳授只是附加的部分,穿插其中。幼兒園上課只需要用口語,不需要學習文字。而教師最主要的責任,是妥善地加以指導、設計各種游戲活動。
福祿貝爾相當重視手工材料和教具的準備,其中包括著名的恩物。他也重視環(huán)境的設置,主張幼兒園必須設置花壇、菜園、果園。
福祿貝爾認為人類生命的發(fā)展,是由一點連續(xù)進行,嬰兒、幼兒、兒童、少年、青年、成年、老年人類發(fā)展階段,連續(xù)由內部進行,彼此是有關連的。
福祿貝爾曾批評一般父母,說有的父母對青少年時期的兒女,要求他們的行為各方面要像青年。
福祿貝爾特別期望父母不要對自己的子女有如此錯誤的要求,生命的發(fā)展乃是連續(xù)性,如此的要求會妨礙他們未來的種種發(fā)展。福祿貝爾曾特別強調,對正常的兒童,不能從小就施予特殊的教育。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幼兒教育學中福祿貝爾思想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幼兒教育學中福祿貝爾思想的3點解答對大家有用。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于網絡,不代表本站立場,如轉載內容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聯系郵箱:83115484@qq.com,我們會予以刪除相關文章,保證您的權利。
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christopherarmstrongphotography.com/post/697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