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圖騰藝術教育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圖騰藝術教育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格羅塞的《藝術起源》是如何論述圖騰崇拜、祖先崇拜等的,你是如何理解的?
《藝術的起源》是德國藝術史家格羅塞創(chuàng)作的美學著作,發(fā)源于1894年,作者在該書中力圖揭示原始藝術的發(fā)生和變遷的原因,探索藝術的起源,藝術發(fā)展與社會發(fā)展的內在聯系!格羅塞在其《藝術的起源》中指出“藝術是社會有機體的機能之一;而社會有機體又是對于藝術的維系和發(fā)展都極關重要的”,另外,“原始民族的大半藝術作品都不是純粹從審美的動機出發(fā),而是同時想使它在實際的目的上有用的,而且后者往往還是主要的動機,審美的要求只是滿足次要的欲望而已。”比如,原始人的身體裝飾往往不是僅僅為了審美,而是主要有兩種作用:一是為了吸引,二是為了懼怕。在這里,人們關注的主要是藝術的物質價值,純粹的審美價值往往是次要的需求。也就是說,這時候的藝術只是生活的一部分,還沒有自己獨立的范圍和意識,藝術和生活之間的界限是混沌不清的。格羅塞反對先驗論的藝術起源觀,他認為,藝術的起源,就在文化起源的地方。
關于圖騰崇拜,格羅塞是這樣論述的:
遠古的原始時代,人類生存生活方式的差距相對而言是很小的,因此在藝術創(chuàng)造上很可能彼此十分接近,各民族在藝術創(chuàng)造和審美方面相同或相似是十分正常的現象??v觀五大洲的原始藝術,人們很難從審美感受上區(qū)分它們各自的美學特征,很難嚴格區(qū)分它們的差異。因此,格羅塞才指出:“(原始)藝術作品都顯出極度的一致性……從人類學的觀點看來,澳洲人和愛斯基摩人是兩種絕不相同的民族;然而他們一邊的裝潢往往是極其類似那一邊的,倘若我們不能在裝飾物的形式和材料上找出一點線索,我們有時候竟難決定某一特殊圖樣的淵源。”原始藝術總的來說歸結于一下幾點:
1、生存需要,裝飾本身作為防御和攻擊的武器。
2 、力量象征, 佩戴其猛獸的牙齒骨頭作為一種精神的慰藉。
《藝術的起源》是德國藝術史家格羅塞創(chuàng)作的美學著作,發(fā)源于1894年,作者在該書中力圖揭示原始藝術的發(fā)生和變遷的原因,探索藝術的起源,藝術發(fā)展與社會發(fā)展的內在聯系!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圖騰藝術教育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圖騰藝術教育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于網絡,不代表本站立場,如轉載內容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聯系郵箱:83115484@qq.com,我們會予以刪除相關文章,保證您的權利。
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christopherarmstrongphotography.com/post/693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