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周代教育思想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3個相關介紹周代教育思想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周代樂舞思想?
1.周代的樂舞教育因襲前代之學,匯集了三代之學的精華,又使“大司樂掌成均之法,以治建國之學政,而合國子弟焉”,建立了完備的的樂舞職官體系:有掌管樂舞機構的行政職官,如冢宰、大司馬、大司徒、大宗伯等;有具體掌管、管教樂舞的樂官,如大司樂、樂師、舞師、鼓人、磬師、鐘師、笙師等。
2.制定了合乎自然之道、有高度規(guī)范性樂教措施:如按年齡和季節(jié)來分配教育內容;在教學過程中進行“入學”“立學”“頒學”的有樂舞儀式的教學活動。
3.形成了禮樂一體,同時也是詩樂舞三位一體的全面教學模式:如教授的內容有舞蹈類的六小舞、六大舞、儺舞、巫舞、舞雩等;有音樂類的四夷樂、散樂、燕樂等;有涉及樂器類的竽、笙、蕭、土鼓、笙、等。
4.確立了提倡中和、祗庸、孝友之樂德來教育培養(yǎng)國子使其成為內有涵養(yǎng),外有德行,在現實生活中成為謙謙有禮、恭敬溫文,忠孝悌廉、仁義智信、學為人師、行為示范的君子的教育目的。
這一系列的教育成就和規(guī)模是古代樂舞教育的典范,它證明了樂舞教育對禮儀規(guī)范、培養(yǎng)國之棟梁、強化政治統治、安撫和教化人心的巨大意義。
周代的舞蹈教育:周代制禮作樂,強調樂舞的教育作用,禮樂制度里有著名的“六小舞”,為周代教育年輕國子的必修課程之一,其中的“羽舞”就是拿著羽毛道具起舞的。
蓮花洞中的飛天很好地繼承了周代樂舞的傳統,從舞姿、道具到衣著、裝飾,都彰顯出了中原文化特色,而且這種舞人居中、樂人在側的畫面,是我國古代樂舞表演時的真實寫照,也證實了中國樂舞藝術具有綿延不斷的強大生命力。
周代儒家音樂思想在什么中有比較系統的闡述?
周代儒家音樂思想在《樂記》中有比較系統地闡述?!稑酚洝纷钤绲囊徊烤哂斜容^完整體系的音樂理論著作,它總結了先秦時期儒家的音樂美學思想,創(chuàng)作于西漢。其豐富的美學思想,對兩千多年來中國古典音樂的發(fā)展有著深刻的影響,并在世界音樂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樂記》概述
《樂記》認為,音樂是道德的象征,道德可以通過音樂來表現,禮樂本是相通的。樂與政也是相通的??梢杂枚Y樂相調來治理政事。禮樂是節(jié)制感情的手段,音樂可以用做社會教育的工具,通過音樂的感染力。人心可以導向倫理,進而培養(yǎng)成優(yōu)良的道德習慣,因為音樂是德性的真實表現“唯樂不可以偽”,“人生而靜”本沒有喜怒哀樂等感情的激蕩。樂記在我國音樂理論史上有極其重要的地位,它不僅闡述了音樂的本源,音樂的社會作用,還論述了樂和禮的關系,論述了美的音樂在道德品質形成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周代儒家音樂思想在什么系統介紹?
周代儒家思想音樂思想在《樂記》中有比較系統的闡述。
《樂記》作為先秦儒學的美學思想的集大成者,其豐富的美學思想,對兩千多年來中國古典音樂的發(fā)展有著深刻的影響,并在世界音樂思想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樂記》強調用"德音"來施教,使人民的言行舉止都符合封建倫理道德規(guī)范的要求:"故聽其雅頌之聲,志意得廣焉;執(zhí)其干戚,習其俯仰詘伸,容貌得莊焉;行其綴兆,要其節(jié)奏,行列得正焉,進退得齊焉。"(《樂化》)以樂教來輔助德育,是樂教的主要任務。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周代教育思想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周代教育思想的3點解答對大家有用。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于網絡,不代表本站立場,如轉載內容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聯系郵箱:83115484@qq.com,我們會予以刪除相關文章,保證您的權利。
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christopherarmstrongphotography.com/post/55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