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幼兒民間藝術教育實驗報告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幼兒民間藝術教育實驗報告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列舉家鄉(xiāng)的民間藝術有哪些?
我家鄉(xiāng)的民間藝術豐富多彩,像耍龍船,耍龍船在我的家鄉(xiāng)是老百姓喜聞樂見的形式,每逢重大節(jié)日,各鄉(xiāng)鎮(zhèn)的龍船隊都會舉行盛大的表演,耍龍船有一套完整的表演形式,首先要扎一個龍船,龍船里面要有一個人在里面撐著,船前面要有兩個人劃漿,龍船旁邊有兩個人,后面還要有一個人掌舵。
您現(xiàn)
地標:廣東省湛江市。
富有年味的民間藝術之一:舞獅子。咱們中國的舞獅分北派與南派,我家鄉(xiāng)的傳統(tǒng)民間藝術舞獅子屬于南派。
在我們這里,每條村莊都有自己的武館,都有自己的舞獅隊。每逢過年的時候,為繼承傳統(tǒng)文化,為表喜慶,為增加生活樂趣,村民們會在神廟前舉行舞獅與武術表演。
舞獅子的方法有很多,有舞梅花樁,有舞大紅板凳,有舞雙獅,有舞醉獅等等。舞獅的最終是“吃青”,這“青”就是在上面放著紅包,表示獅子通過一路的勇猛,奪得勝利,也寓意我們老百姓通過勤奮勞動,能過上幸福的生活。
中國有哪些民間藝術?
民間藝術是相對于學院派藝術提出來的,是普羅大眾在日常生活中為滿足生活及審美需求而自發(fā)創(chuàng)作出來藝術,包含了民間工藝美術、民間戲曲、民間音樂和舞蹈。比如古時大戶人家常見的各種亭臺樓閣、雕梁畫柱、飛檐斗拱等各種民間匠人工藝;比如百姓人家常用的特色服飾(漢服、蒙袍、藏服、旗裝、苗裙等)、布匹印染(蘭印花布、扎染、蠟染等)、錦緞刺繡(魯繡、蘇繡、蜀繡、湘繡、粵繡等)、首飾掛件(發(fā)簪、耳墜、項鏈等金銀飾品);比如傳統(tǒng)節(jié)慶日中常樂的神像、年畫、春聯(lián)、花燈等;比如日常百姓手間把玩的玩意兒(核桃、手串、玉件、鼻煙壺、鳥籠、蟋蟀罐等);比如百姓家裝飾常用的剪紙、刻紙、屏風、烙畫、面塑、彩繪泥塑、糖人、糖畫等;比如大家喜聞樂見的民間戲曲(花鼓戲、蓮花落、皮影戲、墜子等諸多地方小戲曲)、民間音樂(勞動號子、山歌、小調(diào)等);還有就是充滿民間特色的舞蹈(秧歌、舞龍舞獅、鼓舞、鍋莊舞等)……
琴棋書畫,指彈琴、弈棋、書法和繪畫。
2/10
戲曲,中國傳統(tǒng)的戲劇形式,歷史起源悠久。
3/10
皮影戲,發(fā)源西漢時期的陜西,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
4/10
剪紙,中國民間傳統(tǒng)裝飾藝術之一。
5/10
泥塑藝術,我國常見的古老民間藝術。
6/10
琴棋書畫,吹打說唱。中國的琴師如瞎子阿炳,象棋傳說中嶗山梳洗樓的道士下棋出神入化,圍棋傳說在古代圍棋盤上擺出字來還贏了,書畫,大家都知道書法家與畫家的字畫美到價值連城。吹家吹的調(diào)子如同高山流水鳥語鶯唱。打擊樂,說書的說相聲的都是讓大家捧腹大笑。唱戲的如梅蘭芳……再就是手工的雕刻大師,建筑的建造師。行行無不顯現(xiàn)出美妙動人的旋律。所以咱中國在古代有這些藝術大師,才能在世界上首屈一指。顯示出輝煌的祖國繁榮昌盛!
咱們從北向南、從西向東說起。
剪紙各地都有,就是風格各異。
1、東三?。憾宿D、東北大秧歌、蓮花落、皮影戲、東北大鼓等
2、北京、天津:相聲、曲藝、捏泥人、吹糖人等。
3、內(nèi)蒙古:二人臺、馬頭琴、蒙古長調(diào)等。
4、山西:山西民歌——山西梆子、山歌、小調(diào)、號子、套曲等。
5、陜西:秦腔、嗩吶、信天游、抬鼓、跑驢、霸王鞭等。
6、河北:除了剪紙、泥塑、河北梆子,還有雜技、內(nèi)畫(就是畫鼻煙壺那種)、農(nóng)民畫、笙管樂、鼓吹樂等。其中磁縣迓鼓為非遺項目。
7、山東:呂劇、曲藝、風箏、燈彩、布藝、陶藝等
8、河南:朱仙鎮(zhèn)木版年畫、豫劇、河南墜子、麥稈畫、靈寶皮影等。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幼兒民間藝術教育實驗報告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幼兒民間藝術教育實驗報告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于網(wǎng)絡,不代表本站立場,如轉載內(nèi)容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聯(lián)系郵箱:83115484@qq.com,我們會予以刪除相關文章,保證您的權利。
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christopherarmstrongphotography.com/post/501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