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對中外教育思想史的評價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1個相關介紹對中外教育思想史的評價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你如何看待中國當下的教育狀況?
我們現(xiàn)在中國的教育狀態(tài)就是,學校和家長之間沒有充分的溝通,矛盾重重。
首先學校的老師看不起家長,許多根本性的任務應當由老師完成的,結果以各種理由推脫給家長,暫且不討論這種推脫是否正當,但是這種推脫卻造成了。學校和家長之間的最主要矛盾,那就是作業(yè)到底由誰批改的問題。
其實對于作業(yè)批改問題每個人都心知肚明,關鍵的關鍵還是應當由老師完成,因為老師負責得到作業(yè)的反饋信息,這些反饋信息是可以用在孩子的培養(yǎng)中的,但恰恰相反老師得到的反饋信息是學生全都學會了,為什么全都學會了?因為在家庭作業(yè)中家長全都給改正了。
當前教育的第2個狀態(tài)就是,學校處于弱勢,任何情況下家長只要去找學校的麻煩,受到批評的肯定是學校這樣對于一些善良的家長來講是不公平的。
比如說學校里的孩子在活動的時候受了一點點傷害,學校的老師首當其沖的會受到懲罰,我們不討論這種傷害是不是老師故意為之,只是說這種狀態(tài)下老師非常被動,放任孩子課間活動,有可能造成傷害,不放任孩子課間活動,會遭到家長投訴。
總之,現(xiàn)在的家長不僅僅關心老師的教學行為,有時候還干涉到學校的管理,干涉到學校老師的任用。
現(xiàn)在學校為了推脫各方面的責任,慢慢成立了家長委員會,但是家長委員會現(xiàn)在也被推向風口浪尖,被許多家長譽為學校的幫兇,可能這些人高估了家長委員會的人員構成了。家長委員會的最根本作用是把一些容易引發(fā)學校和家長之間發(fā)生沖突的問題,全部由家長委員會自行完成。
如果家長和老師的意見達不到一致,那么我們的教育就無法順利的向前進行。
1、教育不均衡。城鄉(xiāng)差別,私立與公立差別,重點與非重點差別。教育資源越來越向一線集中,基層教育人才越來越少,教育質(zhì)量越來越低,導致弱者更弱,優(yōu)勢更加凸顯。未來的天下,屬于有錢有能力享受更好資源的孩子,打工者的后代,還只能是打工者。
2、補課培訓泛濫。興趣班、補習班占用了幾乎所有的課余時間,孩子成為了學習的機器,成了家長的理想承擔者,完全沒有自主,也缺失了快樂成長的環(huán)境。一味追求全面發(fā)展、追求不輸在起跑線上,使許多家長被綁架,縱使能力不足,也要傾家蕩產(chǎn)給孩子報班。
3、應試教育畸形發(fā)展。小升初、中考、高考、公務員考試,考考考,好像所有的一切都能通過考試得來。原先只有高三家長比較緊張在意,現(xiàn)在是凡是畢業(yè)季,家長都是焦慮萬分,永遠沒有最好的學校,只有更好的,甚至盲目地、不切實際地把目光盯向了外國學校。
4、師生關系緊張。尊師重教成為了記憶,家長眼中只有自己的孩子,稍有閃失,即無原則怪罪老師,導致老師不敢管,學生不服管。在一些偏遠地區(qū)、民風不正的地區(qū),老師只要把學生照顧好就行了,學習只是一小部分愿意接受教育的學生的事,其他學生由著性子來,根本不敢管。
目前教育應強化素質(zhì)教育。其中包括愛國主義教育,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世界觀形成。高中畢業(yè)就留學發(fā)達國家,公派留學生,學成后不愿回國。報效祖國。再多學霸也沒用?,F(xiàn)在有人鼓吹為世界作貢獻,這是一種歪曲。不能容忍。世界共命運,是為全人類創(chuàng)造幸福。
你怎么看待中國的教育現(xiàn)狀?這個問題太大。下面談幾點個人思考。
第一、教育資源配備不合理。隨時城鎮(zhèn)化建設的飛速發(fā)展,大批農(nóng)民進城居住,造成城鎮(zhèn)學校學額膨脹,反之農(nóng)村學生學額銳減,博士班,一對一班屢見不鮮。由于城鎮(zhèn)地皮緊張,教育用地很難申請到,現(xiàn)有的幾所學校,教室都不夠用,其它設施形同虛設,學校發(fā)展滯后于人口增長。相反,既使農(nóng)村學校幾乎沒學生了,還在修教室、學生食堂、宿舍,標準化操場,標準化圖書室、實驗室等,造成資源配備浪費。
第二、私立學?;伟l(fā)展,大有吞噬公立學校的驅勢。近幾年來,由于私立學校膨脹式的畸形發(fā)展,大大擠壓了公辦學校的生存空間。本地初一招生,一所縣教育局直屬中學,初一6個班,而某私立中學初一30個班,校舍不夠用,租用公辦學校教室,聘用公辦學校教師。
第三、教育理念亂象。喊了一段時間“快樂教育”,覺得不對勁,又改“賞識教育“,賞識多了,問題出來了,一味地賞識慣壞了孩子,出現(xiàn)了大量惟我獨尊的熊孩子,批評不得,打罵不得,殺師、打師、侮師案件屢屢發(fā)生??吹酵鈬闼刭|(zhì)教育,在還沒弄清素質(zhì)教育概念的情況下就全面實施,于是在“吹、彈、鼓、拉"一段時間后發(fā)現(xiàn)這不是素質(zhì)教育的本質(zhì)和全部內(nèi)容,于是轉了一圈后又回到原點。一邊喊減負,一邊要成績,一邊要考試,要牛兒不吃草,還要牛兒奉獻奶。
第四、老師成為高危職業(yè)。老師成了全社會高度“關注”的人群,家長可以隨意告老師,而且一告一個準,教育主管部門處分教師就同班主任撤掉一個小組長那么簡單,媒體最熱衷于拿教師開涮,哪個孩子頭被老師打個包了,哪個孩子被老師拍了屁股了,往網(wǎng)上一捅,引來大批跟風的人起哄,不把犯事老師整死,也把你弄得茶水不香,坐臥不寧。把老師整成這樣,對孩子有好處嗎?對教育事業(yè)的發(fā)展有益嗎?
第五、安全教育變味成過度安全保護。為了校園安全,要求孩子這也不能做,那也不能做,恨不得把孩子們關進“鐵籠"中這才放心。過度的安全保護,滋生了大批自理能力差,防險、避險能力弱,弱不禁風的人。嘴上講一切為了孩子的安全,實際上很多人在做推御責任的事。池塘不管深淺,埂頭都立著一個牌子:水深危險,禁止游泳。如果真有哪一天有小孩失足于水,立牌子了萬事大吉,沒應牌子就攤上大事了。很少有人去做教孩子游泳這件事,因為教會孩子游泳要煩多大的神啊!
個人思考,極不成熟,孤陋寡聞,敬請見諒!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對中外教育思想史的評價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對中外教育思想史的評價的1點解答對大家有用。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于網(wǎng)絡,不代表本站立場,如轉載內(nèi)容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聯(lián)系郵箱:83115484@qq.com,我們會予以刪除相關文章,保證您的權利。
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christopherarmstrongphotography.com/post/498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