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學校教育思想大討論進展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學校教育思想大討論進展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怎樣上好一節(jié)小學思想品德課?
學校上十次思想品德課養(yǎng)成的好習慣,回家讓大爺大媽里的爺爺奶奶帶一回就完,小孩都知道不闖紅燈,非帶著闖,小孩都知道不亂扔垃圾,非當孩子面兒扔,小孩都知道愛護花草,非把小孩抱到公園花地里照像,沒有現(xiàn)實中的好環(huán)境,光靠課堂講沒用,時間長了,小孩就會有受騙的感覺,再也不會相信了??偯崔k?
兩個學生在課堂上嘰嘰歪歪,老師過去制止,制止不了反而和老師頂嘴怎么辦?
老師上課最擔心的就是課堂紀律不好,一直影響同學學習,二是影響老師上課,三是以后的課堂就會變成市場。像老師描述的這樣的課堂可以說是無效課堂。我從事班主任工作也有十多年,遇到了形形色色的課堂,但目前來說,我的課堂井然有序,根本沒有和老師頂嘴的情況。
在我印象中最深的一次,是5年前的一堂課上,我正在講八年級物理聲音的三個特性的新課,我發(fā)現(xiàn)有兩位同學在嘰嘰呱呱說著什么,我盯了他們一眼,以為他們能夠停止講話,然后我繼續(xù)講課,哪知道他們的聲音越來越大,還是沒有把老師放在眼里。我將兩位同學叫到講臺上,給全班上了一堂最生動的課,至今都不能忘懷。他們上臺后,我并沒有批評他們,而是讓他們幫助我完成這堂課的講解。
這堂課是講聲音的三個特性,先說聲音的第一個特性---音調,我讓他們兩位同學分別唱校歌,讓同學們來感知哪一位同學的音調高,進而探究音調與什么因素有關?他們唱完校歌后,全班哄堂大笑,同學們也能辨別哪位同學的音調低,課堂氛圍活躍。接著講聲音的第二個特性---響度,我讓一位同學大聲唱校歌,另一位同學輕聲伴奏,讓同學們感知響度的大小。最后講的是第三個特性---音色,讓他們欣賞一首流行歌曲,說出是誰唱的?判斷的依據是什么?然后講解音色與什么有關?
就是這兩位在課堂上嘰嘰呱呱的同學,讓我給大家上了別開生面的一堂課。他們不但學到了知識,也受到了教育。從這以后,課堂上再也沒有出現(xiàn)擺龍門陣的這種情況了。
老師上課,一定要控制好課堂,教育學生要注意方式方法,切不要在課堂上質問學生,影響上課效率,有時候還會讓自己下不了臺,特別針對調皮搗蛋的學生,一定要軟硬兼施。下課后到辦公室里以說服教育為主,也可以對學生進行合理的懲戒。同時將調皮學生的家長請到學校里來,不是在電話里給家長反映學生的情況,很多事情在電話里不一定說得清楚。家長到校教育孩子后,讓孩子寫出深刻的認識,并由家長簽字,有利于更好的管理學生。
應該確認的是,一年一年的走過來,在學生教育過程中,老師教育與家長教育的權重在不斷變化中。
二十年前,孩子就是交給老師來管,犯了錯誤老師也有權處理,這里不討論老師管理方式是否合理,那時的學生教育是以老師為主體的;而現(xiàn)在,老師教育的權重明顯下降了,由于外界的約束力越來越多,老師同時喪失著對孩子的約束力,這就意味著家長教育需要及時做出補充,否則,孩子的教育堪憂。
而這種權重的變化對哪些孩子影響最大呢?第一類是中等學生,嚴格一點可以爬上去,稍微不小心就掉下去的;一類是雙職工家庭,沒有足夠的時間做出補充家長教育。
我兒子小學一年級,他的班主任在我看來相對其他班主任已經是很嚴格的了,不過每天仍舊有大概十名孩子完不成作業(yè),老師最多罰站加找家長,然后不斷的重復而已。其實這體現(xiàn)著敬畏之心的重要性,有的同志說,敬而生畏而不是畏而生敬,沒錯,很正確,但是否現(xiàn)實?在我看來,等懂得敬而生畏時,也是突然明悟之時,對孩子來說這種機率有多大,不妨想想,當下的孩子對父母心存敬畏之心的有多少?他又為什么對你有敬畏之心?
當然現(xiàn)實很難改變了,作為家長我能做的是,告訴孩子,聽老師的話如同聽家長話,不聽的話老師不揍你我就替老師揍你,再就是盡最大努力做好學校教育的補充。
最后說一句。打娃要趁早,過了六七歲打也白搭了。三歲看小,七歲看老,還是有道理的。當然也有突然頓悟發(fā)奮圖強的,但有一個比例的問題。
可以說,從那孩子一開始嘰嘰喳喳,作為老師你就已經輸了,為什么呢?
首先你如果去管他吧,怎么管?批評?說教?現(xiàn)在的熊孩子批評是隔靴撓癢沒有一丁點用的;罵吧,傷了自尊他跳樓怎么辦?這是在我們這有先例的,學生傷殘了老師少則十幾萬多則傾家蕩產;打吧,你還敢打??。?!也許有網友說交學校政教處,那也不現(xiàn)實,班主任都管不下來政教處也只能是說教,沒用;請家長吧,有家長懂理的配合老師批評幾句,有不懂理的他會說:我交到學校來就是該你管!最怕是請家長來一個七八十歲的老爺爺老奶奶,你還得擔心他走路摔倒了!
那如果你不管呢?一來學生會變本加例,吵得更厲害;二是他會起壞的榜樣,引得其他同學也吵,你根本沒法上課。
我們學校五年級就是這樣,先是一個吵,后來幾個男生都無法無天,能把女老師氣哭,任誰來都管不了,大家都說忍吧,只要不出事,過兩年畢業(yè)就好了!
一般這種情況我是一來就要把他理麻下來的,第一次沒搞定往后就沒法了,一是講明道理二是指明厲害關系,我會嚇他:我請你家長來,把講臺給他,讓家長在講臺上來打你屁股――我是低年級――通常嚇得住,熊孩子也要面子的,他不怕打怕傷面子,當然我只是這樣一說基本上他也就收斂了,到現(xiàn)在我們班紀律是最好的。
還有最根本的,是老師要把課講活,能吸引學生;個人素質要高,能影響學生;對學生視同己出,能感梁學生;心胸要寬,能體諒學生。
站在學生對立面的教育是最失敗的教育
首先肯定的是學生的做法不對。上課說話不對,對老師罵罵咧咧不對,回家撒謊告狀更不對!
但是做為一個教師,面對這樣的學生就沒有辦法了嗎?就一定要灰心喪氣,放棄教育了嗎?換句話說,正是因為學生會犯錯才需要我們老師去教育的,如果學生不會犯錯,還需要老師嗎?
在這里我不是想給老師提出苛刻的要求,我只是想探討一下在我們老師在教育學生的過程中遇到困難,我們能不能有更智慧的思想,更有效的方法!
根據上面的實例,我提出我的觀點,不要站在學生的對立面去教育學生。
教育其實就是說服,和社會上的商業(yè)談判本質是一樣的。最不成功的談判是爭吵,唇槍舌劍,你死我活,就算最后達成協(xié)議也傷了和氣,后續(xù)合作肯定不會愉快,因為他們是站在對立面的兩方人;最成功的的談判是傾聽,傾聽對方的訴求,盡可能滿足對方的愿望,在此基礎上尋找雙方的共贏點,如此的談判公正和氣,互利共贏,還能長久,因為他們找到了相同的利益點,他們是榮辱與共,休戚相關的共同體。
教育也是一樣,如果一個老師一開始就把學生當成對立面的敵人,被管教的對象,批評教育的對立方,學生只會有兩種反應:一是迫于老師的威嚴和對紀律處罰的恐懼,不得不服氣,但是這種服氣是口服心不服,面服內不服;二是有些大膽的學生,叛逆的學生直接和老師發(fā)生頂撞,甚至是肢體沖突,然后在學校、老師、家長和社會的威壓下破罐子破摔,徹底放棄自己。
從教以來,我遇到了不少第二種的學生,但平心而論,他們真的是壞學生嗎?當年曾經被我開除的學生,十幾年后見了老師仍然畢恭畢敬,直說自己當初的不是;當年被我認為是不可救藥的學生,多少年后見了我,爭著給我讓座,搶著給我?guī)兔?,說話滿是尊敬,甚至是討好。每到這時,我就會為自己當年的年輕無知和簡單粗暴而感到無比愧疚。如果當年的我多一點愛心,多一點耐心,多一點包容,我就不會開除學生,就不會放棄學生,今天的我也不會那么愧疚了!
所以,教育學生要講智慧,最好的教育就是站在學生的立場上了解學生,引導學生,從而讓學生發(fā)自內心的認識到自己的錯誤,并改正自己的錯誤。
具體怎么做呢?我這里要講“五顆心”。
一、愛心。教育的基礎就是“愛”。如果說有愛的教育是雨露,那缺少愛的教育就是洪水。如果樓主真的對學生有愛,你還會說學生上課說話是“嘰嘰歪歪”嗎?如果你真的對學生有愛就不僅僅是過去“制止”了,你可能會等下課后認真地傾聽他們的問題,了解他們的想法,利用他們能接受的方式讓他們自己處理他們的矛盾,你就不是簡單粗暴,毫不顧忌他們尊嚴的把他們趕回家了!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學校教育思想大討論進展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學校教育思想大討論進展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于網絡,不代表本站立場,如轉載內容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聯(lián)系郵箱:83115484@qq.com,我們會予以刪除相關文章,保證您的權利。
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christopherarmstrongphotography.com/post/43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