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陳鶴琴教育思想的啟發(fā)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3個相關介紹陳鶴琴教育思想的啟發(fā)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看大師陳鶴琴紀錄片觀后感?
看了陳鶴琴視頻后,感覺受益匪淺。陳鶴琴先生是我國兒童教育和兒童心理研究的開闊者和奠基人。他的幼兒教育思想對于我們?nèi)缃竦挠變航逃兄喈斨匾挠绊?。而看完以后,我最大的感受就是課程的"生活化"。
正如陳鶴琴先生倡導的:"所有的課程內(nèi)容都要從人生實際生活與經(jīng)驗里選出來"。生活是完整的,在生活中自然地融入了健康、語言、科學、藝術、社會等多個領域的內(nèi)容;生活又是多變的,孩子在多姿多彩的生活中無時無刻不在經(jīng)歷著生動又有趣的變化。而我們所實施的課程能否做到"還原孩子生活的本來面目,給孩子生活原貌,讓他在生活中學習呢"?如果我們從孩子的生活入手,從孩子身邊的生活中去汲取營養(yǎng),這將是一個有效的途徑。
還有讓我啟發(fā)深刻的是陳鶴琴先生還指出“大自然、大社會,都是活教材?!钡S著現(xiàn)代科技的飛速發(fā)展,人們在享受著高度物質(zhì)文明的同時,也似乎與大自然的距離越來越遠。特別是生活在城市里的孩子,林立的高樓,擋住了他們的視線。其實孩子們對于神秘而親切的大自然充滿了憧憬,奧妙無窮的大自然也是他們學習的最好課堂。因此要鼓勵孩子在大自然中盡情釋放,尤其要帶領城里的孩子回歸大自然,親近大自然,感受大自然,充分運用他們的感官,看看、聞聞、聽聽、摸摸,使幼兒獲得豐富的感知。這不僅是為了教育,也是為了擴展孩子生活和學習的空間,更是為了他們稚嫩心靈的陶冶。
當今社會已越來越朝著社會化、多元化的方向發(fā)展。這也給我們的課程提出了一個很好的思路。幼兒園的教育不僅僅只局限在幼兒園,我們還要充分利用各種有利環(huán)境和社會資源。如果能將幼兒園的教育真正地與家庭、社區(qū)整合起來,這樣的教育合力會產(chǎn)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我們身處多功能的社區(qū),有著獨有的特色和優(yōu)勢。我們在實施課程的過程中,就要經(jīng)常組織孩子走出幼兒園、走進社區(qū)。陳鶴琴認為,要善于激發(fā)孩子做事的主動性,不必要去命令孩子做什么,怎么做。而要啟發(fā)他自己去想,自己去做!
簡述陳鶴琴的幼兒心理特點論?
陳鶴琴的幼兒心理特點論是:
1、好動心。兒童生來好動,沒有一刻能像成人坐而默思。
2、好模仿。兒童學習語言、風俗、技能等主要信賴于模仿。
3、好奇心。兒童對新異的東西會產(chǎn)生好奇心。
4、游戲心。兒童以游戲為生命。
5、喜歡成功。兒童不僅喜歡動作,更喜歡動作有成就。
6、喜歡野外生活。
陳鶴琴教學方法?
陳鶴琴歸納出“活教育”教學的四個步驟:即實驗觀察、閱讀思考、創(chuàng)作發(fā)表和批評研討。
1.實驗觀察是教學過程的第一步驟,也是最重要的一個步驟。從直接經(jīng)驗的要求出發(fā),實驗觀察是獲得知識的基本方法,也是兒童未來進行科學發(fā)明的鑰匙。
2.實驗觀察雖是學習的基礎,但它不能排斥間接知識,因為并不是所有事物都可以有條件進行實驗觀察,憑感性經(jīng)驗也不能徹底了解事物,所以間接知識和直接知識是互為補充、缺一不可的。通過閱讀思考就可以彌補實驗觀察的不足。
3.兒童從實驗觀察和閱讀思考中獲取的直接、間接的知識經(jīng)驗,需要通過加工整理,以故事、報告、講演的形式表達出來,有助于培養(yǎng)和體現(xiàn)兒童的主動性和創(chuàng)造力。
4.兒童在學習中得到的結論不可能完全正確,就需要通過集體和小組討論,共同研究,以便互相啟發(fā)和鼓勵,臻于完善。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陳鶴琴教育思想的啟發(fā)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陳鶴琴教育思想的啟發(fā)的3點解答對大家有用。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于網(wǎng)絡,不代表本站立場,如轉(zhuǎn)載內(nèi)容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聯(lián)系郵箱:83115484@qq.com,我們會予以刪除相關文章,保證您的權利。
轉(zhuǎn)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christopherarmstrongphotography.com/post/431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