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中國國防教育系列書籍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3個相關介紹中國國防教育系列書籍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宋朝的七大兵書是哪一些啊?
武經七書
武經七書是中國古代七大軍事著作。即《孫子兵法》、《吳子》、《司馬法》、《六韜》、《黃石公三略》、《尉繚子》、《李衛(wèi)公問對》等七部兵書。宋神宗元豐時頒布列此7種兵書為武學。南宋初,宋朝政府曾指定這7部兵書為選拔軍官的考試內容之一和入武學學生的必讀書。自宋以后,“武經七書”遂成為古代軍事著作的主要內容,一直沿襲到近代。
反映民國軍事、經濟、教育、文化等方面較真實的書籍有哪些?
一個推薦《中華民國史檔案資料匯編》,這個是直接收錄當時的檔案、報告等資料,共分為五輯:
第一輯《辛亥革命》(1911年)
第二輯《南京臨時政府》(1912年)(第一、二輯 合1冊)
第三輯《北洋政府》(1912-1927年)(在第三輯編輯出版時,學術界尚稱北洋政府,現在學術界已不稱北洋政府,而稱北京政府) 共17冊:政治(2冊) 軍事(4冊) 外交(1冊) 財政(2冊) 金融(2冊) 工礦業(yè)(1冊) 農商(2冊) 教育(1冊) 民眾運動(1冊) 文化(1冊)
第四輯《從廣州軍政府至武漢國民政府》(1917-1927年) 共2冊
第五輯《南京國民政府》(1927-1949年)(分三編)
第一編 共25冊 政治(5冊) 財政經濟(9冊) 軍事(5冊) 外交(2冊) 教育(2冊) 文化(2冊)
第二編 共27冊 政治(5冊) 財政經濟(10冊) 軍事(5冊) 外交(1冊) 教育(2冊) 文化(2冊) 附錄(2冊)
第三編 共18冊 政治(5冊) 財政經濟(7冊) 軍事(2冊) 外交(1冊) 教育(2冊) 文化(1冊)
另一個推薦《中華文史資料文庫》,這個收集了很多回憶錄,可以看下當時人對當時歷史的回憶和看法。
民國期間,中國的軍校共有幾所?各自的實力如何?
比較著名的軍校有:保定軍校、陸軍大學、陸軍小學堂、陸軍中學堂、陸軍預備學校、講武堂、黃埔軍校、延安抗日軍政大學等。
論實力的話,是保定軍校最強。其次應該是黃埔軍校。
陸軍小學在全國有18所,陸軍中學有四所,分別位于北京清河、陜西西安、湖北武昌、江蘇南京。陸軍預備學校有兩所,分別位于清河和南京。
保定軍校和陸軍小學、陸軍中學、陸軍預備學校,都是關系很密切的。因為保定軍校是要求報考學生上過5-7年的陸軍小學、陸軍中學。所以這四個學校的畢業(yè)生都算是校友。
而優(yōu)秀的保定軍校畢業(yè)生,則可以進入位于北京的陸軍大學進修。
清末民初的各省講武堂也培養(yǎng)了大量的軍事人才。北洋(天津)、南洋(設于南京)、江西、云南、東三省、湖南、廣東等地都設有講武堂。
黃埔軍校是孫中山于1924年創(chuàng)立,蔣介石擔任校長。
民國時候的名將,恐怕大多數都是以上學校畢業(yè)的。
民國時代的國內軍事院校并不是太多,大多以陸軍軍官培養(yǎng)為主要目標,比較有名的有下面四個:
1、保定陸軍軍官學校。
這是源自清末北洋派系的軍校,由袁世凱1902年在保定一手創(chuàng)辦的,主要為其北洋軍培養(yǎng)初級陸軍軍官和士官。在北洋政府時期,也就是袁世凱推翻滿清政府之后,將其搬遷至北京,更名為陸軍大學,其部分校舍遺留在保定則繼續(xù)辦學。但是好景不長,北洋政府垮臺之后,基本上就消停了。
該校1923年停辦。其畢業(yè)生中最有名的當屬蔣介石了,還算有傅作義、張治中、白崇禧等。
2、云南陸軍講武堂。
這是一所在云南創(chuàng)辦的新式陸軍軍官學校,創(chuàng)辦日期為1908年,當時的皇帝還是光緒,主要為云南即周邊地區(qū)的新編陸軍提供基礎軍官。1911年蔡鍔在此基礎上發(fā)動了革命起義,之后又組建滇軍進行了護法運動。
這個講武堂最有名的學生應該是共和國元帥朱德和葉劍英兩位了。1935年之后,被國民政府改編為中央陸軍軍官學校的云南分校,也就是黃埔軍校的昆明分校。
3、東北陸軍講武堂。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中國國防教育系列書籍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中國國防教育系列書籍的3點解答對大家有用。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于網絡,不代表本站立場,如轉載內容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聯系郵箱:83115484@qq.com,我們會予以刪除相關文章,保證您的權利。
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christopherarmstrongphotography.com/post/427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