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思想政治教育主修課程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3個相關介紹思想政治教育主修課程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考研思想政治教育和思政學科教學的區(qū)別?如果是想當老師的話讀哪個比較好?
1.思政學科教學專業(yè)是根據國務院學位委員會頒布的《教育碩士專業(yè)學位設置方案》和教育部有關文件精神而設立的。
其培養(yǎng)目標是:培養(yǎng)掌握現代教育理論、具有較強的教育教學實踐和研究能力的高素質的中小學思想政治教育教師。
2.專業(yè)名稱:思想政治教育
培養(yǎng)目標:本專業(yè)培養(yǎng)具備馬克思主義基本理論和思想政治教育專業(yè)知識,能在黨政機關、學校、企事業(yè)單位從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專門人才。
兩者都可以當老師,思政學科教學專業(yè)更具教育性質,推薦思政學科教學專業(yè)。
道德與法治是政治書嗎?
不是政治類書籍。
《道德與法治》共18冊,其中小學12冊,教材內容依據與兒童生活的緊密程度,由近及遠地安排了六大生活領域,同一生活領域內,按照學習難度的不同,采用螺旋上升的編排方式;初中6冊,圍繞個人、家庭、學校、社會、國家、世界展開編排。
政治指政府、政黨等治理國家的行為。政治為以經濟為基礎的上層建筑,是經濟的集中表現,是以國家權力為核心展開的各種社會活動和社會關系的總和。政治是牽動社會全體成員的利益并支配其行為的社會力量。
是政治書。
補充延伸:以道德與法治(思想政治)為主要載體進行法治教育,將有關內容分散嵌入到各年級道德與法治(思想政治)課程教材中,同時在小學和初中分別編寫法治教育專冊(各一冊),在普通高中設立“政治與法治”共同必修模塊和“法治與生活”選擇性必修模塊。
是的。
《九年義務教育小學思想品德課和初中思想政治課程標準》(以下簡稱小學道德與法治 初中道德與法治)《課程標準》
教學內容:公民的生活離不開法律,國家的治理離不開法律。依法治國是我國的基本國策。學習法律知識,養(yǎng)成守法習慣。
基本要求識記:依法治國是現代社會的重要標志?;顒樱航Y合實例,交流學習對學習法律常識重要意義的認識。
孔子的主要思想有哪些?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軻,字子輿(待考,一說字子車或子居。按:車,古文;輿,今字。車又音居,是故,子輿、子車、子居,皆孟子之字也)。漢族,戰(zhàn)國時期鄒國人,魯國慶父后裔。孟子繼承并發(fā)揚了孔子的思想,成為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師,對后世中國文化的影響全面而巨大,有“亞圣”之稱,與孔子合稱為“孔孟”。
孟子的主要思想有:
一、性善論。孟子認為人性是人類所特有的本質特性。孟子認為,人先天就具有四種善的萌芽:惻隱之心、羞惡之心、辭讓之心、是非之心。這四種善端是后天仁、義、禮、智四種道德發(fā)展的基礎與條件。后天完善的道德其實就是先天“四端”的展開。孟子不僅提出了“四端”說,而且提出了“良知、良能”的觀念以推廣“四端”說。所謂“良知”,即不經過考慮而生來就具有的知識。有時孟子統(tǒng)稱為“善心”。他認為善心不僅是先天性的和非功利性的,而且具有平等性,人人相同。人性是善的,一個人道德及其他方面的發(fā)展動力來自于內部。但不否認教育的作用。教育的作用一方面將固有的善端保存并擴而充之,使其成為善德,另一方面擔負著把喪失的良心尋找回來的任務。
二、理想人格“內圣外王”是理想人格,重視道德完善甚于治理天下國家才能。“大丈夫”應該有著崇高的志向和偉大的精神境界,有著對正義行為的高度自覺性,有著堅定的信念和高尚的氣節(jié)。
三、道德教育的內容。仁、義、禮、智四德作為道德內容。仁是發(fā)自內心的思想情感和精神狀態(tài),是內在的東西,義是仁的外化推衍,是外在的道德行為。禮是行為的準則,智是辨別是非的智慧。孟子注重的道德教育的基本內容是以血緣關系為核心的倫理道德內容,即“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這也是孟子整個教育目的所在。四、道德教育的方法(1)存心寡欲,自然屬性和道德屬性價值和意義不同,其中有大小貴賤之分。(2)尚志養(yǎng)氣。立大志,舍生取義。它是一種以正義培養(yǎng)起來的,是至大至剛之氣,是道德修養(yǎng)的最高境界。(3)反求諸己,道德修養(yǎng)方法上,最重自覺,講究內省,主張判別行為是否合宜以自己的良心為標準,強調對社會規(guī)范再判斷,與孔子(4)磨練意志注重道德修養(yǎng)方法和意志的鍛煉。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思想政治教育主修課程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思想政治教育主修課程的3點解答對大家有用。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于網絡,不代表本站立場,如轉載內容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聯系郵箱:83115484@qq.com,我們會予以刪除相關文章,保證您的權利。
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christopherarmstrongphotography.com/post/156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