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幼兒教育學網(wǎng)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3個相關介紹幼兒教育學網(wǎng)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什么是學前教育學?
學前教育學是研究學前年齡階段兒童教育規(guī)律的科學,是教育學的一個分支學科。中國的學前教育學研究在社會主義社會條件下3~6歲幼兒教育的一般原理和幼兒園教育的任務、原則、學前教育學內(nèi)容和方法,也包括學前家庭教育的要求和內(nèi)容。學前年齡階段的劃分在各國是不同的,有的國家為 2~5、6歲,也有的國家為初生到5、6歲或7歲。3歲前是兒童身心發(fā)展比較重要的階段,與3~6歲兒童教育有密切聯(lián)系,因此,有的學者認為把兩者統(tǒng)稱為學前教育較為恰當。學前教育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學前教育是指從出生到6周歲或7周歲的兒童實施的保育和教育。狹義的學前教育是指對3~6周歲或7周歲的兒童實施的保育和教育
教育是指對人傳授知識經(jīng)驗訓練技能,培養(yǎng)能力及良好習慣,塑造人格的一種社會活動。
廣義的教育教育是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對人身心施加影響,并促進人向社會要求方向發(fā)展的一種社會實踐活動。
狹義的教育是指教育者,根據(jù)社會的要求,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傳授受教者知識,技能培養(yǎng),其思想品德發(fā)展,其體力和智力的活動使受教者發(fā)生預期的變化成為社會所預期的人。
學前教育主要指對0至6歲。階段的兒童所實施的教育。學前教育包括0至3歲的早期教育和3至6歲的學前教育。早期教育主要由教育工作者指導家長在家庭中實施同時還可以在親子園等早教機構開展,親子活動予以配合。3至6歲的學前教育是指在幼兒園中實施的。
廣義的學前教育是說凡是能夠影響和促進兒童身體成長和認知情感意志性格和行為等方面發(fā)展的活動。
狹義的學前教育是。只學前教育工作者整合兒童周圍的資源對0至6歲年齡階段,兒童的發(fā)展是以有目的,有計劃有系統(tǒng)的活動。
學前教育的特點:
一是學前教育的,非義務性。幼兒去幼兒園接受教育是自愿,而非強迫接受的家長完全可以根據(jù)孩子和自己的各方面情況綜合考慮是否送孩子進幼兒園或托兒所以及送孩子進哪所幼兒園托兒所。
二是學前教育的保教結合學前期是兒童生長發(fā)育十分迅速的,而旺盛的。階段也是身體各器官各個系統(tǒng)機能還沒有發(fā)育成熟和完善的時期,因此學齡前兒童的教育要特別強調保育與教育相結合一切教育活動都是在保育的前提下進行的。
什么是學前教育學?
學前教育學是研究學前年齡階段兒童教育規(guī)律的科學,是教育學的一個分支學科。中國的學前教育學研究在社會主義社會條件下3~6歲幼兒教育的一般原理和幼兒園教育的任務、原則、學前教育學內(nèi)容和方法,也包括學前家庭教育的要求和內(nèi)容。
學前年齡階段的劃分在各國是不同的,有的國家為 2~5、6歲,也有的國家為初生到5、6歲或7歲。3歲前是兒童身心發(fā)展比較重要的階段,與3~6歲兒童教育有密切聯(lián)系,因此,有的學者認為把兩者統(tǒng)稱為學前教育較為恰當。學前教育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學前教育是指從出生到6周歲或7周歲的兒童實施的保育和教育。狹義的學前教育是指對3~6周歲或7周歲的兒童實施的保育和教育。
什么是學前教育學?它主要研究的對象包括那些?
學前教育學:是研究學前年齡階段兒童教育規(guī)律的科學,是教育學的一個分支學科
學前教育學的研究對象是:學前教育現(xiàn)象和問題。
擴展資料:
學前教育學的由來:
首先是由德國教育家F.W.A.福祿貝爾提出的。他在夸美紐斯和法國啟蒙思想家J.-J.盧梭的影響下,又接受了瑞士教育。
祿貝爾系統(tǒng)地論述了幼兒園教育的重要性、內(nèi)容和方法。他認為,兒童的發(fā)展是一個漸進的過程,教育要適合兒童的發(fā)展,教育要立足于兒童的自主活動。他非常重視游戲的教育價值,把游戲作為幼兒園的主要活動,設計了一套游戲和教材家J.H.裴斯泰洛齊的兒童教育思想。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幼兒教育學網(wǎng)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幼兒教育學網(wǎng)的3點解答對大家有用。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于網(wǎng)絡,不代表本站立場,如轉載內(nèi)容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聯(lián)系郵箱:83115484@qq.com,我們會予以刪除相關文章,保證您的權利。
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christopherarmstrongphotography.com/post/140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