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編關注到一個比較有意思的話題,就是關于教育先進思想的問題,于是小編就整理了2個相關介紹教育先進思想的解答,讓我們一起看看吧。
赫爾巴特的教育思想及其當代價值?
赫爾巴特明確提出教育學的科學性問題。
在他看來:“教育學作為一種科學,是以實踐哲學和心理學為基礎的。前者說明教育的目的;后者說明教育的途徑、手段與障礙。”
他在哲學的基礎上建立起了教育目的論,在心理學的基礎上建立起了教學理論,在倫理學的基礎上建立了道德教育理論,從而奠定了科學教育學的基礎。
赫爾巴特的教育思想,不僅對德國教育理論和實踐的發(fā)展起了推動作用,還對世界其他許多國家的教育也有較大影響。
20世紀初,它曾借道日本傳入中國,對當時中國教育觀念的變革和教育實踐的發(fā)展起了促進作用。
在教育學當中一個繞不開的著名人物就是赫爾巴特,這位赫赫有名的教育家思想無論在教資還是教招筆試當中都是一個重要的考點。在江西教師招聘考試當中主要以客觀題的題型進行備考,如單選、辨析等。本文旨在幫助大家理清赫爾巴特在教育學當中的出處,以便更好備考。
一.赫爾巴特的《普通教育學》于1806年出版,這是近代教育理論系統(tǒng)化和科學化的奠基之作。使得教育學正式成為一門獨立的科學,也讓赫爾巴特被尊稱“科學/現(xiàn)代教育學之父”。這讓他與夸美紐斯(教育學之父)相區(qū)分開來。
二.在赫爾巴特的著作中體現(xiàn)諸多思想,在考試中考點主要體現(xiàn)為以下幾點:
1.教育性教學原則:“我想不到有任何無教學的教育,正如相反方面,我不承認有任何無教育的教學”;2.《普通教育學》是以倫理學和心理學為基礎的。倫理學指明目的,主要起著價值規(guī)范的作用,即為教育目的和基本方向的確立提供依據(jù);而心理學指出途徑、手段和障礙,則為實現(xiàn)教育目的確定方法、手段;3.三中心:強調教師中心地位,形成了教師中心、教材中心、課堂中心的特點,也被杜威及后人稱為“傳統(tǒng)/舊三中心”,因此赫爾巴特還是傳統(tǒng)教育的代表人物;4.赫爾巴特認為任何教學活動都必須是井然有序的,都經歷以下四個階段(四方法):⑴.明了(或清晰):教師演示直觀教具和講解,使學生獲得清晰表象;⑵.聯(lián)合(或聯(lián)想):新舊知識產生聯(lián)系;⑶.系統(tǒng):新舊知識形成系統(tǒng)化;⑷.方法:進一步鞏固和強化,通過應用和練習。
建議采用數(shù)字聯(lián)想法記憶:1原則2基礎3中心4階段
試析蔡元培"五育并舉"思想?
蔡元培非常重視健全人格教育,提出“五育”并舉主張。一九一二年初在出任教育總長時提出,教育方針為“在普通教育,務順應時勢,養(yǎng)成共和國民健全之人格”。同年二月,他在《對于新教育之意見》中,提出軍國民主義教育、實利主義教育、公民道德教育、世界觀教育及美感教育五項主張。
他把教育分為“隸屬于政治”與“超軼乎政治”兩類。隸屬于政治的有軍國民教育、實利主義教育和道德教育三者;超軼乎政治的則是世界觀教育和美育。他認為,兩類五種教育均不可偏廢。為了強兵富國,需要軍國民教育和實利主義教育,但“必以道德為根本”。公民道德即“自由、平等、親愛”,亦即儒家的“義、恕、仁”。他把歐洲資產階級道德觀念同中國儒家的傳統(tǒng)道德觀念揉合在一起,主張培養(yǎng)現(xiàn)實社會的完全的人格。
但教育的終極目的還在于追求超現(xiàn)實的實體世界,使人達到最高精神境界,因此還必須有世界觀教育,即引導受教育者超脫現(xiàn)世,領悟最高精神境界的教育。他認為,這種世界觀教育是知、情、意、德、智、體諸者的統(tǒng)一體。從現(xiàn)象世界進入實體世界,不能依靠經驗或理論,只能依靠渾然直覺的美感,美感是兩個世界的橋梁。他主張“以美育代宗教”,各級學校、各種社會活動都要進行美育。蔡元培提出的教育思想體系,是以軍國民教育、實利主義教育為急務,以道德教育為中心,以世界觀教育為終極目的,以美育為橋梁。
到此,以上就是小編對于教育先進思想的問題就介紹到這了,希望介紹關于教育先進思想的2點解答對大家有用。
[免責聲明]本文來源于網絡,不代表本站立場,如轉載內容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聯(lián)系郵箱:83115484@qq.com,我們會予以刪除相關文章,保證您的權利。
轉載請注明出處:http://www.christopherarmstrongphotography.com/post/103800.html